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,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(腋下体温≥38℃)、怕冷、头痛、头晕、浑身酸疼、无力等中毒症状以及咽痛、干咳等呼吸道症状,但卡他症状不明显。少数患者也可能有食欲减退,伴有腹痛、腹胀、腹泻和呕吐等。

在流感流行季节,有超过40%的学龄前儿童及30%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。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鼻塞及咽痛、头痛,少部分出现肌痛、呕吐、腹泻。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,可出现高热惊厥。新生儿流感少见,但易合并肺炎,常有败血症表现,如嗜睡、拒奶、呼吸暂停等。在小儿,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、气管炎、支气管炎、毛细支气管炎、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。


首先,科学面对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适度的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,合理的饮食让营养均衡,勤洗手减少双手携带细菌和病毒的数量等,做好预防。 其次,注意保暖。天气突然降温时,要减少到室外活动的次数与时间,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,还要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。 第三,卫生礼仪。特别是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卫生纸遮掩口、鼻,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、鼻;使用后的卫生纸应丢进垃圾桶,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卫生。 第四,适时通风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到人群拥挤、空气污浊场所活动。 第五,适当休息。不鼓励患病员带病上班上学,而是应该在家休息几日,适量饮水,注意饮食。 第六,接种疫苗。对于老人、孩子可选择接种流感疫苗,降低患流感风险。 第七,及时就诊。当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持续加重时,及时到医院诊治。 
|